第七十六章欣欣家园

作品:《重生之财源滚滚

    [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.81new.cc www.81new.vip  绿色无弹窗]

    郭家林给亲友单独留了一栋楼,其余的楼房全部对社会售卖,五千万的投资基本上回来了,他没挣钱,利润产生的钱都投在公园上面了,那个占地一千多亩的公园有假山池水,有曲廊回桥,花岗岩的广场,还有清池游鱼,在遍地都是浑浊潮沟的东滨县也是璀璨明珠一样的环境,当时的轰动非常大,几乎整个东滨县的有前人都在欣欣家园买了房子,也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座富人区。

    欣欣家园很多的设施超前发展,比如说停车位基本上都空着的,还有浪费电力的吊水设备,只为了让公园有水,基本上无人欣赏,直到2000年之后,欣欣家园的设施依旧没有被其他建筑超越,而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大大变样了,人们在满足物质财富的同时追求精神财富,欣欣家园早先的投入才体现出前瞻性的价值,那个时候的欣欣家园一房难求,价格蹭蹭蹭往上涨。

    郭家林记得以前的街道和小区道路被电力局挖掘,然后被自来水公司挖开,接着被移动公司挖开,又被煤气公司再挖开,好好的道路被破坏的不像样子,整个欣欣家园在建设之初就预留了一个直径一米的水泥管子,让一个人可以爬进去,以后所有的管道都从这些水泥管子通过,不需要再挖掘路面,当时这些水泥管子造价非常高,属于很浪费的做法,但是二十年之后,欣欣家园一点没改动,不管是煤气公司还是水电公司,施工十分快捷,都利用了预留的水泥管道,不扰民还施工顺利。

    这是郭家林留给东滨县亲友的一个重要的贡献,让很多人看到了第一次施工花钱之后留下来的福利待遇,不再是东一头西一头不管不顾的施工带来的严重后遗症问题。

    欣欣家园这个政绩牢牢实实落在雷波的头上。

    郭家林为家乡的建设始终都是默默无闻的,他没拿钱无偿帮助别人,也没给大部分的东滨县老百姓发钱,但是欣欣家园就像是一面旗帜一样矗立在那里,成为一个样板工程,如果出现了豆腐渣工程,即使是不懂建筑行业的人也会做一下对比,给批评提供了摆在面前的证据。

    后来的几十年间,东滨县还真的没有出现过豆腐渣工程,很多的开发商认为在东滨县干工程利润最低,但是他们依旧不赔钱,照样在工程上赚钱,只不过回报率低一些而已。

    这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,按照建筑物资使用寿命计算,一栋房子越是长久,对于社会的总体发展越是节省成本,只不过一般看不出来而已,那些数值只有很专业的人才能看出来。

    郭家林对于东滨县的整体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,欣欣家园小区带给无数人休闲娱乐的感受,带给东滨县新鲜的空气,而且那里任何人都可以去,也不额外收费,不管是家庭矛盾还是工作太累了,在那个公园转一转,心情会好很多。

    而东滨县的官方出资的公园一直到2012年才建起来,跟欣欣家园比较落后了将近二十年时间,差不多是一代人的差距。

    移动电话出现之后,中国好像一夜之间出现了无数个电子工厂,一开始主要是生产比较简单的非核心部件,这些工厂也发展的同时也被吞并,纵观整个的1994年到1997年的三年时间里,每天都有很多新工厂建立,也有很多的工厂支撑不下去了,最终被兼并,生产线也一再更换,在各省各市区的表现是:现代化工业园。

    这个名称被记录在案,很时髦的一种称呼。

    郭家林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,立刻叫来唐兰,说道:“根据我和公司投资顾问的讨论,认为你的工厂就建在苏杭一带,地点你去找,我建议你做代加工的同时,投入资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研发部,前三年可能不挣钱,但是研发项目不能停止,将来研发部将会是工厂的核心,是摆脱掉代加工的杀手锏,以生产手机为主,我会及时告知你研发的方向在哪儿,避免走弯路,浪费了最好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假称投资顾问的建议是郭家林编撰出来的,所有的大事都是他一个人决定下来的,他也知道将来的手机从简单的通话功能转化为上网功能,而且逐渐变得体积小、外观漂亮、即用功能增多等等特点。

    他记得诺基亚手机投资巨大研发耐用材料,这是一个明显的投资误区,耐用绝对不是手机的发展方向,归结为电子类产品的开发速度超过了用户的等待时间,大部分手机没被使用坏掉,倒是被市场开发的新功能踢掉了。

    手机的生产和销售将会是代替房地产行业的另外一个暴利产业,正因为这个行业产生暴利,才会发展那么快速,资本永远都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,没有资本的刺激,就不会有千千万万个专业精英的投入,发展绝对离不开精英人士。

    接到了郭家林的通知之后,唐兰立刻结束了在江城的项目,撤出全部资金,她亲自到苏杭考察厂址,苏杭当地的领导举双手欢迎唐兰的到来,给出不少的优惠政策。

    唐兰的下手时机很准确,也抢在别人的前面,苏杭的领导以为唐兰是冲着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,岂不知,商人逐利,没有发展的优惠政策不会吸引商人的到来。

    早有计划的唐兰一口气买下两千亩的土地,后来的投资商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,在苏杭一带土地的价格一路上扬,拿地办厂审批肯定顺利,但是交通便利的空间优势已经没有了。

    两千亩地不是一天开发出来的,这些土地将会在五年之内陆续开发建成厂房,唐兰首先成立了研发部,然后寻找商家签署代加工的合同,工厂这边这才招募工人、购买设备等等,跟着唐兰的下属只有从江城带过来的五个职员,他们一开始是做图书生意的,现在转行做工厂,还不太适应,工作总是出错,好在唐兰早有计划,不追求细节,先把架子搭建起来,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这家名叫“贵兰电子”的工厂已经响起机器的隆隆声音。

    开工之后唐兰才知道办工厂多费钱了,她手里的资金将近一个亿,买了地皮,再购买机器设备之后,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,而产品需要卖出去才能变成钱。

    郭家林手里也缺钱,他想到了远在羊城的罗冠森和曲马达,罗冠森主要做电子类的商品批发生意,曲马达做服装类的批发生意,都跟郭家林有一些生意上的来往。

    他给罗冠森打电话:“罗大哥,你想不想投资电子加工工厂?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老弟,你说这话没意思啦,直接告诉我年利润是多少就行了,其他的话不用再说了。”

    使劲揉了揉鼻子,郭家林心里很不舒服,如果不是因为资金太少的缘故,他都不想让罗冠森插一脚进来,唐兰的生意将来十分挣钱,拉罗冠森也是给罗冠森分钱,现在却是主次颠倒了,罗冠森拿着资金好像是施舍郭家林一样。

    压了压心里的不适感,郭家林说道:“百分之三十的利润。”

    “有点低了,现在随随便便投资任何行业都是百分之四十的利润。”

    “风险同样巨大。”郭家林认同罗冠森的话,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:机遇与风险并存。

    并不是拿出钱来就能稳稳当当拿到效益的,投资一次失败可能会万劫不复。

    罗冠森也知道郭家林比其他人更加靠得住,他们有过四年多的合作机会,没有一次出现失误的,按照几率计算,郭家林比更有实力的大老板还靠得住,就连远在香江港的李豪富也有错误的时候。

    他沉思了一下说道:“三天,一个亿,够不够?”

    “肯定够了,资金到位,马上签署正式股份合约,基本上是三成左右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那边也是一个亿,我这里注入一个亿,只占三成?难道你的一个亿是美刀不成?”罗冠森开始讨价还价了,他们是熟人,说话的方式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“我这里还有技术,你只是纯粹的资金注入,未来的行业,技术占据主要地位。”

    “也可以,就按照你说的办。”罗冠森也知道,拿出一个亿不管不问的,到时候有钱回账,占三成这个比例不太意外。

    跟罗冠森联系完毕,郭家林没再找曲马达,在拉资金的人选上,罗冠森排在第一位,那边有难度才会找曲马达,既然有了钱,郭家林没有给曲马达添麻烦。

    唐兰得知马上就有钱了,这才放心,一转身开始督促生产,郭家林那边派来了比较信任的张骁勇和马保国两个来工厂帮忙,主要是招募、训练保安队伍,唐兰刚刚起步,不管是人手还是资金都缺,至于需要搞研发的精英人才,郭家林交给在旺家投资的那些教授,他们桃李遍天下,认识很多的专业人才,打几个电话就能找到人,根本不需要做广告招聘。

    郭家林把能够利用的资源全部发动起来,把唐兰的工厂扶持起来,一个半月之后,贵兰电子就拿到了工厂加工的第一批货资金,这就代表着开门红,工厂有了运转的渠道。

    贵兰电子走上正轨之后,郭家林才放心下来,抽出星期天去工厂实地考察,又提了一些建议给唐兰,包括给工人制作统一的制服,缴纳养老医疗保险,提高待遇等等,让职工有归属感。

    旺家投资的高级领导大都是学生,他们的优势是有活力,创造潜力十分巨大,投资顾问陶沈跟他们经常接触,说道:“你们能在学校里保持成绩不挂科就行了,分数高不高一点不重要,其实学校里能教会你们的东西不太实用,书本永远不能跟实践较量,在实际工作中你们会遇到很多学校里教授的无法解决的事情,这就需要你们开拓思路,逐一解决困难。”

    陶沈的这番话对郭家林等人很有意义,他们也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方面,郭家林觉得旺家投资的模式已经成熟,想了一些办法把股东们的回报率降低下来,理由是市场经济低迷,投资环境不好,高利、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不是这样的,郭家林的投资开始变得稳定下来,很少冒险,低风险的投资,回报率当然很低了,旺家投资不挣股东们的钱,已经是十分讲良心了,郭家林需要的是大学教授们的广泛人脉,而不是他们手里的钱。

    卢宣平和卓浩看到唐兰仅仅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江城,心里也有一些想法,商量了一番之后,卢宣平和卓浩忍痛割肉,把持续火爆的图书生意转让出去,这个过程他们一点没有为难,放出风声之后,愿意接手的人足足有十余家。

    喜欢重生之财源滚滚请()重生之财源滚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