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假途伐虢

作品:《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

    [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.81new.com 手机版访问 m.81new.com 绿色无弹窗]

    天皇听了坂上龙二郎的传达,说“崇德王其罪昭然,理应当诛,以正典法。但是,这当众行邢之人选,应由我日方承担。”要不然,让日本百姓看着崇德王被大宋的人处死,还不知道百姓们会作何想。

    杨再兴说“也好,那就辛苦阁下了。”天皇暗松一口气,却听杨再兴又道“本将率军在贵国最多三年,希望天皇阁下早做计划,统一四岛。”

    自公元一一二八年杨再兴率六千宋兵抵达日本,帮助日本天皇铲除异己,扩大版图,统一四岛,历时三年。从此,中日两国垫定永世友谊,相帮互助,日本国尊中国为上国,每年例行朝贡觐见二次,日本也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,经济随之大有发展。杨再兴保守着大宋劲弩的机密,日本心心念念而不可得,加之国内工部大力研发火器,使得中国在军事上遥遥领先,无形中起到威慑控制作用。ii

    杨再兴在日本多番征战,历经艰辛,收获丰硕战斗及外交经验,为日后回到大宋肩负重任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从此,日本自徐福之后,中国战神杨再兴的美名千古流芳。在此不再赘述其在日本的事迹。

    却说耶律大石带领辽国残余势力借道蒙古,趁机大败了心无大志的回鹘,将回鹘打得东西分离,西面的逃向了更西之地,东面的往西夏这边源源不断的靠近过来。

    回鹘兵力甚少,部族杂乱,因此战斗力十分不堪,被残辽杀得四处逃窜。

    耶律大石扩大了版图,对外宣称复辟辽国,自己当了皇帝,但外界和历史都称之为西辽。

    西夏国王见驱逐了回鹘的西辽盘踞西面虎视眈眈,命令戴罪的李昌佑重掌西路帅印,加强戒备,防备西辽东进,阻止回鹘东迁。ii

    回鹘走投无路,东西北三面强敌环伺,南面的吐蕃有高山阻隔,又是喇嘛主政,兵力散乱,吐蕃自治尚可,要想寻求他们的帮助,那无异于多此一举。若非吐蕃山势高耸,高原挺立,喇嘛一心向佛,民生也是所求平淡,再加上物资匮乏,没有劫掠的价值,那么吐蕃这块纯净的圣地早就战火连天了。

    鉴于这些原因,东面龟缩的回鹘便派出一队细作,扮做西域商人,随着因战火阻断丝路无法继续西进的大宋商人一路东返。历尽千辛,终于到达宋都应天府,好话说尽,终于见到求见到了李纲大人,李纲仔细分析局势,觉得有利可图,便连日奏请了皇上。

    “皇上,辽国残军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如今耶律大石借道蒙古部落,扫平了战斗力低下的回鹘势力,已经对外妄自称帝,成立西辽国,他日势必再次威胁我大宋。而金回鹘军龟缩在西夏以西,前有西夏,后有西辽,随时可被覆灭。回鹘密使千方百计求救于我大宋,一是看好我大宋新战败了金国与西夏,二是回鹘常年与西夏有摩擦,此时他面临灭顶之灾,西夏不趁机砍他一刀已是万幸,不可能再救助与他。”李纲道。ii

    赵构说“虽说唇亡齿寒,但是西夏见死不救,必定暗地里他们与西辽达成了某种协议!”

    “西夏百废待兴,又惨败于我大宋,元气未复,不敢妄动干戈,此时与西辽达成协议也是权宜之计。西夏有心无力,回鹘又恳求于我大宋,我中国历来仁义当先,有了这个‘仁’字,便不怕出师无名。”李纲老谋深算,“臣建议,可遣谈判使前往西夏,说服西夏让他们借道于我大宋,来个假途伐虢。”

    自去年三国和谈,西夏归还土地之后,鄯州即西宁重归大宋怀抱,往西之地除了茫茫群山,皆非宋土。神宗时期,曾经为了从西夏以南迂回北上灭掉西夏,一路向西开边,大拓疆土,并于崇宁三年(1104年)灭唃厮啰后置陇右都护府。靖康元年,因金兵大举入侵,加上当地部族反叛,陇右都护府被废置,好不容易打下的疆土再次丢失。ii

    所以如今为了向西对回鹘用兵,要么经鄯州辛辛苦苦爬山越岭,要么向西夏借道走点好路。

    皇上经分析一波后,觉得假途伐虢并非无稽之谈,路不走不成道,不试试怎么知道,就算不成功,自己也没有损伤,反而能得一个仁义的美名。

    “朕觉得此计可行。就以仁义之旗,襄助回鹘。”赵构拍板决定道,“不知宰相大人心中可有适合前往西夏谈判之人?”

    李纲道“建炎第一位状元,刘筱臣,这个人不只写得一纸好文,而且头脑灵活,处事圆滑,又有一腔报国热情,臣觉得他比较合适。”

    赵构点点头“依爱卿之见,让他在翰林院有些屈才了,那就着令刘筱臣为使,出使西夏,事宜从权!”ii

    却说新科状元刘筱臣领了皇上旨意,马上丢了翰林院的毛笔,开开心心志得意满地带着随从去了西夏兴庆府。

    西夏皇帝倒也没给他闭门羹吃,当天就接见了刘筱臣,问他有何贵干。

    刘筱臣送上大宋带来的贵重礼物,恭敬地说“尊敬的西夏陛下,贵国如今是强敌环伺,风声鹤唳啊!”

    西夏皇帝李乾顺心想,你大宋连败金、夏,风头正盛,可不就是强敌吗?他说“何以见得?”

    “辽国曾经雄踞东北两百年,后被金国横扫,耶律大石率残兵逃窜至西域。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辽虽被灭,但余勇犹在,回鹘等势力根本不堪一击,耶律大石强占西域大部分境地,已称帝复辽。此辽亦彼辽,他日若势力雄厚,定会重征旧地。陛下也应早做打算,未雨绸缪,就算不能阻挡他,可也别做了人家的过墙之梯!”ii

    李乾顺暗自腹诽,自己又何尝想当井底之蛙,外面的世界那么大,我也很想去看看。可是自己家底薄,要不然吃了你大宋的土地还要吐回去。

    李乾顺说“我大夏以和为贵,仁义当先,他走他的阳关道,我走我的独木桥,只要不侵犯到我大夏之境,井水不犯河水,两不相干。”

    “人无杀虎意,虎有害人心。陛下又哪来的如此自信?”

    “时至今日,朕不妨告诉你。耶律大石从我大夏以北往西而去,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是因为我们达成了友好协议。俗话说,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,世道混乱,总有需要朋友的时候,不是吗?”

    刘筱臣道“陛下如此自信,不怕养虎为患,真是佩服!但是现在耶律大石已经将回鹘战败,东西逃匿。西辽借着清剿余敌的口号,一路东进,即将迫近大夏边境,您就不多考虑一下吗?”ii

    “朕有李昌佑坐镇西边,何惧之有?”

    “李昌佑新败于大宋,锐气大减,恐难振士气。再者,我听说贵国朝中有不和之声,说李昌佑与我大宋有某些不可为外人道的小秘密……”

    西夏宰相陈泰说“此事却有耳闻,不过夏州王确实过于疏忽防范谣言了。”

    李乾顺说“谣言止于智者。李昌佑乃我族弟,旁人的中伤岂会动摇我们君臣和谐。刘大人远道而来,不妨多住几日,好好接触我大夏民风,也好知道夏宋两国和平相处,也是有民生基础的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回鹘人已经退缩到沙州玉门关外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不必多言,朕是不会出兵的。不会出兵对抗西辽,也不会剿杀回鹘人!”ii

    刘筱臣知道李乾顺主意已定,多说无益,便道“那就祝陛下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。除此之外,还有另一事与陛下相商。”

    “请讲!”

    “我大宋曾置陇右都护府,后因战乱及当地叛乱,以致荒废。如今我皇有心重复旧地,因宋夏两国交好,特告知您一声。”

    李乾顺心道,陇右都护府从唐末建立,久经战乱废弃多年,大宋也是为了攻击钳制我大夏才大费周章,重新打通陇右之境。但是因靖康之役,当地部族叛乱及大夏占据了西宁,才导致陇右都护府废置。

    李乾顺说“陇右之境既是你大宋劳费兵马,重新拓展而来,贵国皇帝有心重收旧地,只要不伤及我大夏,你们自去就是了!”

    “那就多谢陛下恩情了。”刘筱臣继续道,“陇右与我中原之地昆仑阻隔,相隔遥远,希望陛下念在两国如今交好如亲,请让我军能借道贵国,当然,事成之后,少不了对贵国的补偿。”

    “陇右在山南,大夏在山北,何来借道一说。”李乾顺说。

    刘筱臣道“迂回,以攻其项背。”

    陈泰说“陇右之地,东、北均是高山险境,若经我大夏以攻其背,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但我大夏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地!”

    李乾顺好整以暇地望着刘筱臣,不见兔子不撒鹰。

    刘筱臣抛出代价“除了钱粮之外,宋军出沙州关外,收回鹘,为大夏解决麻烦之后,还可为你们担当守护之责。”

    [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.81new.com 手机版访问 m.81new.com 绿色无弹窗]